多地校园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满足居民体育锻炼需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王圆 李爽)29日,广东省多所高校宣布将有序开放校园参观,包括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均已发布相关公告。
截至9月30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发现,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部分高校已经对外开放,在符合学校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市民将有机会入校使用部分体育场所。
根据今年6月体育总局征求《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意见的通知,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对于新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需满足对公众开放的条件;对于已建成且满足条件的学校,需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改造,满足开放条件。
“城市公共服务的配套水平存在不足,尤其是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成为当下我国城市高品质发展的重要短板。”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郭建军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体育场地面积在全国体育场地面积中占比最大,超过40%。但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仅为三成左右,与群众需求差距明显。
郭建军表示:“高校体育场馆大多分布在城市中交通便利的区域,或是临近城市社区,通过社会化服务可以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据悉,我国多地中小学及高校今年3月以来都已启动放开或恢复放开校园体育场地工作。例如成都、宁波等地教育部门先后表态将逐步推动高校恢复面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今年3月31日起,上海的学校体育场地再次“开门迎客”,全市1100多所具备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逐步对市民开放。
“一方面是严重短缺的体育场地,另一方面则是高校体育场馆等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存在长期使用不充分的问题。”郭建军指出,摆脱这种困境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安全,二是营收。
首先要保证安全,解决风险问题。郭建军建议,比如安装监控系统,设置专业巡查管理人员。另外半岛,提供场地就意味着要提供管理,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如何解决,这涉及厘清责任归属。
此外,由于校园开放体育场馆及设施,不涉及收入或只收取公益性质的入场券,并且为保证安全还需额外投入物力、人力,导致一些学校积极性不高。因此学校在公益提供场地的同时,可以通过相关社会组织的帮助,设置专业运动指导或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康复运动服务。为学校带来建设收入的同时,提供更优质体育锻炼、康复运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