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你都知道吗?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不到1个月,56个竞赛场馆也全面竣工。其中,主办城市杭州42个竞赛场馆;宁波设2个场馆,承办帆船和沙滩排球项目;温州设3个场馆,承办足球小组赛和龙舟项目;绍兴设4个场馆,承办篮球、排球、攀岩、棒垒球项目;湖州设2个竞赛场馆,承办排球和三人制篮球项目;金华设3个场馆,承办足球小组赛和藤球项目。
杭州设42个竞赛场馆(40个亚运+2个亚残),承办35个亚运比赛项目和22个亚残比赛项目(亚残竞赛场馆共有19个,其中17个与亚运场馆共用)。
场馆设计源于钱塘江水的波动和杭州丝绸的飘逸,外形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构成,如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故称“大莲花”。
届时,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将承办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项目比赛,以及杭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
杭州奥体中心游泳体育馆拥有双馆合一的设计理念、独特的流线造型,结合双层全覆盖银白色金属屋面和两翼张开的平台形式,生动演绎“化蝶”的文化主题。
亚运会期间,“化蝶”双馆将举办篮球、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等多项比赛,以专业、艺术、智能、健康与科技之光,绽放千年宋韵,讲述亚运故事。
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体育馆是唯一一所位于高校内的新建竞赛场馆,由主场馆和热身馆组成,呈规整的矩形,300多条丝绸飘带状的“水缦”装饰从顶部缓缓垂落并延伸至地面。
“水缦”的设计灵感源自钱塘江水及江南丝绸。除了用作装饰之外,还可以起到隔热、减少室内眩光、提高室内视觉舒适性等作用,既实用又充满韵味。
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场馆整体设计融合富阳特色,从山水意境出发,无论是布局、建筑,还是景观,都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风”。
整座场馆设计从《富春山居图》尾段的山形轮廓中取材,勾勒出山形意向的建筑轮廓,人字形屋顶与周边山脉交相呼应,馆内天花板上还有200米的“江水灯带”,充分展示中国风的高雅之美、江南韵的温婉之美和国际范的大气之美。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以富春山水为设计灵感,建筑主体以山脉的起伏为造型,景观部分通过流畅的辅助线条体现水流,把黄公望画卷中的“山”元素、“水”文化结合呈现,使之融于周边山水,充分展现出场馆的大气、灵动与开放。
此外,场馆屋顶设有绿化植被,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契合亚运会“绿色”办赛理念。场馆两岸还串联起一条江滨观景带,实现生态与运动的和谐共生。
位于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与“大莲花”遥相呼应,被大家称为“小莲花”。场馆顶棚首创“开闭合旋转原理”,运用计算机进行同步张开、闭合,彰显亚运智能理念。
当夜幕降临,“泛光照明”系统在花瓣上打出柔和紫红色,宛若含苞待放的两朵莲花,呼应杭州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为杭州夜景增添一抹亮色。
钱塘轮滑中心位于东部湾新城,由轮滑馆和滑板公园两部分组成。场馆造型运用“轮滑飞旋”的设计理念,由两个“6”字相叠加,从高空俯瞰酷似一个“旋风陀螺”。
宁波半边山沙滩排球中心为亚运会沙滩排球比赛场地及训练场地,位于宁波市象山县半边山景区内,占地面积约6.4万方,含比赛场地2片,热身场地2片,训练场地3片,大约可容纳3000名观众观赛。
在宁波象山县的松兰山脚下,矗立着一座白色建筑,建筑外有一座2万平方米的海上竞赛操作平台,向外延伸的两座防浪堤环抱着内湾,可供各类船艇停泊。
从空中俯瞰温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如同一只巨龙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因地处龙湾中心区域,有画龙点睛之蕴意,故得名“大龙眼”。
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依河而建,形似蛟龙从水中跃起。包含场馆建筑、水域赛道以及配套景观附属工程等,与周边居民住宅串联成景。
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为亚运会棒垒球项目比赛场地,位于绍兴柯桥区和镜湖新区交界处、杭绍台高速公路镜湖互通附近。
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场馆位于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羊山石佛风景名胜区内,造型设计源自江南水乡符号——“蚕茧”,并融合纺织布料特有的飘逸灵动,提取极限运动中蕴含的力量与动感的美学线条,突出纺城柯桥的特色。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含主比赛馆及热身馆。该场馆是绍兴最大的体育场馆,以“珠莲(联)璧盒(合)”为设计理念。
凤栖湖波光粼粼,湖州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对岸,两层钢结构地景建筑——杭州亚运会三人制篮球场馆横卧湖边。
走进金华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灯光柔和不失明亮,为保障灯光亮度同时缓解眩光问题,场馆采用了“黑科技”——“亚运灯”。
浙江师范大学东体育场为亚运会足球项目比赛场馆,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半岛综合体育。东体育场改造提升为比赛场地使用,北体育场则作为热身场地使用。
金华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亚运会足球项目比赛场馆,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含比赛场及热身场地。曾举办过2017年亚洲田径大奖赛、2017年中甲联赛绿城主场比赛等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