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方网站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第11卷第3期2 0 0 4 年5 月体育学刊Jd u n lddP h v 萄c出E d u c“蚰v o l1M a v1N 0 32 0 0 4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陈明( 广州大学科研处, 广东广州510 4 0 5)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建立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 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赍源配置, 以集约化经济为经营模式, 以大型专业物业公司为管理实体, 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关键词: 套共体育场馆; 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 体育产业中图分类号: G 8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 116( 2004 )03—0025—04AstIld yo f tlIem 柚壕瞽㈣tIn o cIe o fp u b H c 母砸m 嬲iIⅡ IlsC }Ⅱ 矾M illg( 蹦e栅c胁ea rchS c c 6 0 n , G u a Ilg 小o uu nive揩畸, G u a ng z}lo u510405, cI啪)A k tr a d : U n d 凹tlleso d 出或...
第11卷第3期2 0 0 4 年5 月体育学刊Jd u n lddP h v 萄c出E d u c“蚰v o l1M a v1N 0 32 0 0 4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陈明( 广州大学科研处, 广东广州510 4 0 5)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建立要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半岛官网, 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赍源配置, 以集约化经济为经营模式, 以大型专业物业公司为管理实体, 实现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关键词: 套共体育场馆; 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 体育产业中图分类号: G 8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 116( 2004 )03002504AstIld yo f tlIem 柚壕瞽㈣tIn o cIe o fp u b H c 母砸m 嬲iIⅡ IlsC }Ⅱ 矾M illg( 蹦e栅c胁ea rchS c c 6 0 n , G u a Ilg 小o uu nive揩畸, G u a ng z}lo u510405, cI啪)A k tr a d : U n d 凹tlleso d 出或m Ⅱ rk etec0|- D 。 掣, Ⅱ 忙髓组曲盅h m 凹i o f th e m 舯8 9 e m e n tIIlo d c 0 f p u b H 。 g y 。 llsm u 乱s【a nW lth th e增h mofm 曲日g删8y卧em . 111ere乎otl丑li砧da n dir“唧锄ive m 如ag删dp u “o g ” lls诂lok 咒日lizedw itll reso眦esdi帅曲删Ilrder tlleg山血・eed幽m a蛔, 埘tll jn把n盛ed 即佣o。 Ilya 8i协ll|蛐a g em en tc o n te llt a n d 山ela 萨一scd ed8p ecia lizedp r o p eItyc0Ip0删抽m e埘叫蚪nt e嘶ty.K e yw ords: pLI岫c尉删um ; m 蚰88em eⅡt咖de; m arket enco胁“y; spon ind E 】 吕时公共体育场馆不仅是人民进行健身活动的场所和竞技体育训练及比赛的基地, 更是一个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先进文化的反映。 全国各省存在着由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投资建成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陷人困境的状况,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 体育场馆又是一种稀缺的、 重要的社会资源。 要解决这种资源管理不普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就必须对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和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耀人研究, 建立与完善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制度, 提高和强化体育场馆的社会化服务功能。1当前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 1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利用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按照《20 0 0 ~20 10 年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提出的奋斗目标, 到20 lO 年, 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达到总人口的柏%,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l一。 我国经过近50 年的努力, 共建设了61569 3个体育场馆, 总面积达7 . 8 亿打, 人均0 . 65矗, 离目标要求甚远。 人民群众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消费意识和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上。 特别是经过“非典” 冲击以后, 人们的保健意识大大增强, 但当人们要求参加体育{ 舌动的时候. 就会惊奇地发现可供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是那么的稀少。 19 9 6 年的全国普查发现, 在全部的体育场馆叶】 , 有27 . 5%主要用于学校体育, 21 3%主要用于运动训练. 21. 2%主要用于运动竞赛, 20 . 1%主要用于体育培训。 由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只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2. 3%, 并且各系统所属体育场馆对大众开放程度不同, 真正能用于群众体育健身锻炼的场所只有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lo %。 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场所供给严重短缺。1. 2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不善, 国有资产浪费严重在建造体育场馆方面, 国家的投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动辄几千万元甚至数以亿元建设了大批体育场馆, 其中一些大型项目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但建成以后如何经营管理.政府则表现得软弱无力。 大量的体育场馆或弃之不理, 束之高阁; 或经营不善, 亏多盈少。 许多体育场馆除了大型体育比赛或大型文化活动被使用, 它们在更多的时间仅是一些静止的标志性建筑。 19 9 8 年珠海市为了承办广东省第十届运动会, 政府投资了7 亿元按国际标准修建了珠海市体育中心, 其档次和规模在国内属领先水平。 但在省运会以后, 该体育场馆就如同丢荒一样无人管理, 每年水电费、 维护费、 卫生费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在7 0 0 万元以上, 漂亮的建筑变成了沉重的包袱。 与此相同的还有北京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以及郑州、 长沙、 太原、 黄石、 石家庄等城收稿日期: 20 0 3一0 8 0 7基金壕目: 砌年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项目( 12)。作者简介: 练明( 19 60 一). 男, 副研究员, 硬士, 研究方向: 教育和体育相关问题。万方数据